1、地下室防水
地下室防水主要是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室内,导致潮湿、发霉、脱落等问题。做法有以下几点:
(1)地基处理要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,设计防渗墙,找准防水材料,采用粘贴法施工法。
(2)采用防水涂料或者防水卷材,施工时应注意搭接处的处理和密封。
(3)水电施工要保证管道安全可靠,采取防渗措施,管道堵漏要及时处理。
(4)采用刚性防水材料如地下室负压防水材料,背水涂防水材料等做结构自防水。
2、地下室防潮
地下室的潮湿、发霉等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湿度造成的。做法有以下几点:
(1)采用隔潮层材料,封闭地坑空间,做好接缝处理,减少水分的渗透。
(2)对于地下室主体部分包括立柱、墙体等采用加固材料的防潮方式来进行预防。
(3)施工过程中做好通风,加强地下排水系统的功能来控制潮湿。
(4)在室内安装加湿器和除湿器,及时排放室内水分。
3、地下室防结露
结露是地下室常见的问题之一,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异和湿度因素导致。做法有以下几点:
(1)加强隔热层的处理,减少冷热交界面,减少结露的可能性。
(2)合理设计排水系统,防止在排水系统堵塞时引起结露等失控现象。
(3)注重通风,尤其是对于新装修的地下室一定要保持通风状态良好,尽量较短时间消除室内的水分。
当然,也有选择以下方案设计
地下室负压防水是通过在建筑物内侧墙面、地面、屋面上施工防水材料及装置,并采用负压通风保持室内空气干燥,以达到防渗漏、防潮、防霉、防腐、保温、节能等目的的措施。其主要做法如下:
- 防水层材料的选择: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防水层材料,一般地下室防水封闭采用高分子材料、水泥砂浆、沥青等。
- 防水层的施工:防水层施工时应采用多道工序,先进行基层处理、预防备用层施工和防止渗漏层施工等,选择化学密封技术和机械固化技术,以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施工效果。
- 补强层的设置:防水层施工完成后,应在防水层上方增设补强层,以保护防水层免受外部压力的影响。
- 排水系统的设置:在地下室的外墙、内墙和屋面等位置,应设置排水设施,以及专业的排水管道系统,排水管道连接到污水处理设施或地下水。
- 负压通风系统的设置:通过设置风机和电控制系统,在地下室内形成负压环境,避免空气湿度过高,导致潮湿和霉变等问题,同时也可以减少室内空气对防水层的对压力。
地下室负压防水是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,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,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。